黄热病 (别名:)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传染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少尿、蛋白尿、昏迷、恶心与呕吐、便秘、黄疸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病原学】

  病原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过去的虫媒病毒B组)与同属的登革热病毒等有交叉免疫反应。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7~50nm,外有脂蛋白包膜包红,包膜表面有刺突。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分子量约为3.8×106,长约11kb,只含有一个长的开放读码框架,约96%的核苷酸在此框架内。黄病毒基因组分为二个区段:5'端1/4编码该病毒3个结构蛋白,即C蛋白(衣壳蛋白)、M蛋白(膜蛋白)和E蛋白(包膜蛋白);3'端3/4编码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的5'端和3端均有一段非编码区。

  E蛋白是主要的包膜糖蛋白,含有病毒血凝素和中和抗原决定簇,可能是某些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配体,当它与受体结合,可对细胞产生感染。E蛋白樘可能是一种膜融合蛋白,可诱导病毒颗粒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促使病毒颗粒进入细胞而引起感染。M蛋白能导致病毒的感染性增加,并形成病毒颗粒的表面结构。非结构蛋白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在病毒免疫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黄热病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毒力减弱株。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迅速灭活,在50%甘油溶液中可存活数月,在冻干情况下可保持活力多年。小鼠和恒河猴是常用的易感实验动物。

  【发病机理】

  病毒侵入人体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复制繁殖,数日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横纹肌等。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在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仍可检出。病毒的强毒株常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出境旅游当防黄热病

黄热病疫苗旅行者别忘打

认识黄热病

认识黄热病

探究黄热病

黄热病是怎样传播的

黄热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热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黄热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黄热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黄热病应该如何治疗?

黄热病应该如何预防?

黄热病的主要内容分型

黄热病的常识

黄热病的的症状

黄热病专家
上海黄热病治疗医院 更多
黄热病治疗医院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疾病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